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p2p搜索神器安卓(p2p搜索神器安卓手机版8.0)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256人已围观

简介很多程序员创业的第一选择通常是以网络爬虫为核心的项目,因为爬虫制作简单,使用范围广泛,不论是采集竞争对手的数据,市场分析还是搬运作品等等场景都有

p2p搜索神器安卓(p2p搜索神器安卓手机版8.0)

最后更新:2023-07-05 04:26:56

推荐指数

很多程序员创业的第一选择通常是以网络爬虫为核心的项目,因为爬虫制作简单,使用范围广泛,不论是采集竞争对手的数据,市场分析还是搬运作品等等场景都有一席之地。但正因为爬虫使用得过于广泛,很容易就触碰到法律的红线,从入行到入狱只在一瞬间。因此大家对于网络爬虫项目变得谨慎起来,但也因此可能错失很多机会。最近我研究了一下相关的案例,询问了一些法律专业的朋友,结合自身的经验,总结了一些使用网络爬虫的不可触碰的坑。很多人用网络爬虫创业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搬运别人的文章小说等等公布在网络上的作品,美其名曰是既然公开在网络上那就是允许自由使用。如果是早十年前,大家版权意识薄弱的时候,还能用这样的理由蒙混过关。但是现在大家公布作品后,都会有意识地在后面加上“非授权不得转载”之类的声明,而这种声明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如果无视这些告示,转载作品,版权在个人手里,那还好说,因为鉴于法律维权成本较高,大多数都是被写小作文,后续不了了之,最严重的也就是下架作品道歉赔偿,金额也不会太大,一般在一个作品的精神损失费用在2000元左右。但是如果版权在平台手上,而你又转载了不止一个作品,那么赔偿费用会达到几百万甚至更高,赔偿不起还会坐牢。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得出来,我国个人版权以及著作权的维权确实不易,大家尽量不要爬取未经授权的作品。有些人可能会耍点小聪明,在转载的作品后面加上类似于“来源于哪里,侵权必删”的声明,似乎加上这种声明,即使未经授权也能转载。但这只是自欺欺人,这种声明是不被法律认可的,判定侵权的依据就是有没有收到授权。大公司大平台在这方面就做到比较到位,他会在别人上传作品的时候让别人同意授权,这样后续就不会有法律纠纷。还有一些人利用网络爬虫爬取别人的个人信息,打包出售,这种情况不必我多说,更多是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比上述的侵犯著作权更严重。甚至还有利用网站漏洞,盗窃网站上的用户信息,这种情况同样属于侵犯个人隐私权。但是有一些情况是不构成侵犯隐私权的,就是合法披露的个人信息。我的法律朋友跟我说某查查就属于这种情况。某查查上面聚集了很多的公司和法人信息,这些法人信息非常的详细,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亲属关系等等,按理说这已经严重侵犯了他人隐私权。但是这些信息是法律规定要公布的,因此公示出来并不构成违法。还有相同的例子就是失信人信息公布,也就老赖的信息公布。这里给大家支个招,一般政府,法院等等国家机关上面的信息都是合法披露,大家都可以爬取。还有一种比较隐性的情况也会违法。有一些人在开发爬虫的时候,想着怎么快速爬取信息,就加大力度使用了非常多的线程,把要爬取的网站弄崩溃了。某种意义上说,你已经进行了一次DDOS洪水攻击,完全可以以危害计算机安全罪起诉你。看到这里可能大家都崩溃了,这也违法,那也违法,这还怎么利用网络爬虫创业啊?这也是之前好几位爬虫公司的老板以及员工一起进去坐牢后,业界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其实很多大公司都会对他们的平台开发一些获取信息的接口,基本上你搜索某某开放平台就可以找得到,某某就是我们常用的软件名称。这些api平台提供的接口不少,使用起来也方便。开发过网络爬虫的同行们应该也知道,爬虫就是拉取页面,把页面的99%修饰标签无用信息清洗掉之后才能获取到想要而信息,还要面临信息不全的问题,需要多次拉取分页。而api接口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把想要的信息特征需求发给api接口,他就能返回对应信息给你,使用起来简单方便。更重要的是合法,合法以及合法。有一句玩笑话说“所有暴利的行业都写在法律里”,这句话在互联网行业尤其适用,参考曾经是变革者的某宝,吃人的P2P,以及号称Web3.0的区块链。之前互联网行业野蛮生长,涌现出大量从灰暗角落暴富的例子,但是如今互联网寒冬到来,是时候开始思考如何规范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让互联网成为更美好生活的推手,而不是某些人敛财的工具。#科技之巅##寻找数码点评派#

很赞哦! (0)

文章评论

来说两句吧...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