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grammatical(grammatically-incorrect)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244人已围观

简介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相对立。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是建立在经验主义或称为非客观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grammatical(grammatically-incorrect)

最后更新:2023-07-05 05:47:53

推荐指数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与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相对立。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是建立在经验主义或称为非客观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观点:(1)自然语言既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又是认知活动的工具,其结构和功能应视为人类一般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反映。人类的语言能力不应当作人脑里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和百科知识的一个完全自主、自足的部分,而是与一般认知能力密切相关的,语言机制应该是普遍认知机制的一部分。同样,句法也不是自主的、任意的,而是有动因的(motivated),往往由语义、语用、认知、功能等句法之外的因素所促动的。(2)语义不是基于客观的真值条件,语义结构也不能简单地化解为真值条件的配列,它并非对应于客观的外在世界,而是对应于非客观的投射世界(projectedworld),并与其中规约性的概念结构(conceptualstructure)直接联系。概念结构的形成与人的物质经验、认知策略等密切相关。(3)语义学和语用学形成一个连续(lcontinuum),两者都作用于语言的意义。语言的意义并不限于语言系统内部,而植根于人类与世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物质经验,植根于说话人的知识和信仰系统。因此,纯语义知识和百科知识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语义是我们总体概念系统的一个部分,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模组部分(module)。(4)语言共性及语言里的一般规律往往体现为某种趋势,而不是绝对的规则。对语言规律的形式化或以构造形式化模式作为对语言共性的解释,其实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解释,而只是描写或模拟(modeling)。对语言共性更有意义的解释往往须在形式之外寻找,如从表达交际功能、人类的认知能力及策略等方面去探求。(5)语言里的范畴化(categorization)并不是由标准一属性模型(criterial-attributemodels)构建的,也不是由必要特征和充分特征合取定义的。范畴是围绕典型、家族成员相似性和范畴中各成员的主观关系组织起来的,一个范畴内部常常包括中心的部分和扩展的边缘部分。因此范畴化的原则既有基于图式(schema)的,也有基于原型(prototype)的。(6)语法构式(grammaticalconstruction)与词汇项目一样,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它们有着真实的认知地位,而不是由生成规则或普遍原则的操作所产生的副现象(epiphenomenon)。因此,语法与其视为一种规则系统,不如视作一份由形式和意义的结合物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象征符号(symb01)的序列。也就是说,词汇项和语法结构项是连为一体的,其间并无绝对的界线。(7)句子的合法性或可接受性并不是绝对二分的,即要么可接受,要么不可接受,而是渐进的,同语境、语义以及语法规则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那样,要把语法写成一部生成某种语言中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那样的语法,因为语法性判断具有渐进性、可变性以及语境的依赖性,要实现生成语法所期望的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作者崔建斌)

很赞哦! (0)

文章评论

来说两句吧...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