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三国志刘备传(三国志刘备传严国栋版全攻略)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341人已围观

简介《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就是徐庶向刘备辞别时所说的话。当时,曹操攻荆州,徐庶与诸葛亮一起辅佐刘备,指挥大撤退行动。没料想

三国志刘备传(三国志刘备传严国栋版全攻略)

最后更新:2023-07-05 04:54:22

推荐指数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就是徐庶向刘备辞别时所说的话。当时,曹操攻荆州,徐庶与诸葛亮一起辅佐刘备,指挥大撤退行动。没料想,浩浩荡荡的撤退队伍被曹军轻骑追破,十万民众皆成了俘虏,其中也包括了徐庶的母亲。消息传来,徐庶大惊,立即找到了刘备,指着自己的心口向刘备辞行,徐庶对刘备这样说道:“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意思是,母亲失陷于敌营,心里方寸大乱,再不能追随刘备了。徐庶说完,就立即投曹营找母亲去了,而刘备半句话挽留的话也没有说,只是泣泪送別。这是为什么?为何刘备不挽留一下呢?因为徐庶为母亲而投曹军,这是尽孝,是绝不能强行挽留的,这就是汉朝人的价值观。而同样的事情在曹操身边也发生过。事见《三国志·武帝纪》:吕布袭取兖州时,曹操部下兖州别驾毕谌的母亲成了吕布的俘虏,毕谌心系母亲安危,当夜就潜出曹营去投了吕布。直到数年后,曹操在徐州擒杀吕布,又俘虏了毕谌母子。见了毕谌后,曹操叹道:“人之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于是,曹操原谅了毕谌,不但没有降罪,还委以重任,命他担任鲁相之职。以上,就是中国古人对“孝”的态度,无孝者无忠,不孝即为不义,三千年来中国文化就是这个道德标准。西方文化大概可以为了某种利益而合理抛弃老人,但中国从春秋战国时起,这种行为就是万万不允许的!中国古代,历朝重孝道,古代官员丧父母,须辞职回乡守孝二三年,这叫守制,又称丁忧。中国文化从来不会容忍子女为追逐利益而放弃父母,这种行为,就是为利而忘义,在历朝历代都是十恶之罪,不孝就是大逆,在古代那是要杀头的。中国古代孝道文化还有“父母有难,人子虽万死必赴之”这句话,那就是中国式的大义。然后,又因为中国古人视国如母,视君如父,国有难,那就如同父母有难,当然也要为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由此,古人是有大智慧的,通过尊老崇孝,把人民与国家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实际上这也是历史上的中国为何饱经尽劫难,却每能浴火重生,始终维持着大统一状态的重要原因。四大文明古国,华夏独存,那就是因为华夏有忠孝大义。反之,如果某一日,有人要提倡国人可以为了”利“而放弃部分老人了,那岂不是子女为利可以弃父母了?如果舍弃父母也成了正当合理,那么判国岂不也成了合理?这样的人肯定是有坏心的,因为实际上这就是在否定大义,存心要断了华夏文化的根本。

很赞哦! (0)

文章评论

来说两句吧...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