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吃鸡单字id罗马音复制(吃鸡单字id罗马音复制神下载)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224人已围观

简介嫌咖啡烫倒碟子里喝,把高脚杯当痰盂,徒手吃鸡……闹了不少笑话的李鸿章,却把这道中国美食传到了美国,至今仍是家常菜。 清朝《所闻录》曾记载了19世

吃鸡单字id罗马音复制(吃鸡单字id罗马音复制神下载)

最后更新:2023-07-05 02:02:30

推荐指数

嫌咖啡烫倒碟子里喝,把高脚杯当痰盂,徒手吃鸡……闹了不少笑话的李鸿章,却把这道中国美食传到了美国,至今仍是家常菜。 清朝《所闻录》曾记载了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欧美的一系列逸闻趣事。 比如垂暮之年的李鸿章因为喉头有痰,宴席上竟堂而皇之地吐进了手边的高脚杯里;比如会见英国女王时,因为咖啡烫,便倒进杯碟里喝;再比如用不惯刀叉,直接上手撕鸡,大快朵颐。 有人怀疑书中所载的真实性,虽然我们已无法考证,但李鸿章曾在访问美国时传播了一道中国美食,却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这道菜,就是当时风靡全美的“李鸿章杂碎”。 1896年,李鸿章到美国访问,一次参加前国务卿约翰福斯特的宴请时,李鸿章只喝了香槟,品尝了冰淇淋,其他食物一概没碰。直到侍者端上随行厨师做的宵夜,才饶有胃口地吃起来。 一旁的记者看到盛放宵夜的中式餐具,好奇地移不开眼。打开一看,共三道菜,一份煮鸡肉,一碗米饭和一碗青菜汤。 记者连忙询问侍者:“这道宵夜是什么菜做的?”侍者觉得用料比较多,一个个说太费事,就随口用中文告诉他:“杂碎”,意思是这顿饭是杂七杂八的菜做成的。没想到,记者却把“杂碎”理解为一道菜名。 第二天,“杂碎”一词就出现在《纽约日报》上,音译为“chopsuey”。美国人看的云里雾里,但当时在美国开中餐馆的人却看到了商机。 1850年至1900年间,约有25万中国人来到美国,他们中有很多人在美国开了中餐馆,他们立刻推出名为“杂碎”的招牌菜。 这道菜是在中国传统“杂碎”的基础上去掉动物内脏,把猪肉、鸡肉、蘑菇、竹笋、洋葱等材料炒在了一起,做成了符合美国人口味的菜品。 虽然这道菜和李鸿章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为了借助李鸿章的名人效应,中餐馆就为这道菜取名“李鸿章杂碎”。 “李鸿章杂碎”就在新闻的宣传和中餐馆的造势下火了起来。 经过改良的“李鸿章杂碎”很受美国人欢迎,他们又继续改良,把这种做菜方法融入日常,最终变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杂碎”,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家常便饭。 虽然李鸿章一口都没吃过这道菜,此“杂碎”也非彼“杂碎”,但毕竟阴差阳错中让中国菜和中式烹饪理念走出了国门,李鸿章也成了中国美食的“带货达人”。   作者:葫芦城编辑:青草#人物#

很赞哦! (0)

文章评论

来说两句吧...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