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篆书字库(实用篆书字汇)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229人已围观
简介草书是汉字的主要书写字体,其最早出现在商代甲骨文中,被称为象形字。草书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字与字之间有明显的空隙。这种间隙往往和笔画中有连续笔

篆书字库(实用篆书字汇)
最后更新:2023-07-05 03:07:10
推荐指数:
草书是汉字的主要书写字体,其最早出现在商代甲骨文中,被称为象形字。草书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字与字之间有明显的空隙。这种间隙往往和笔画中有连续笔画所形成的“笔肚”有关。而这种笔画与笔肚之间空隙大小、位置等方面的不同,往往反映了书写者在文字书写时所用笔与毛笔的不同,也可以说草书是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字符号系统。 一、历史起源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李斯的基础上创立了小篆(篆书); 秦朝统一文字,为了适应书写需要,又创立了隶书(古隶); 汉朝时期草书进一步发展,西汉初期,草书已经被普遍应用于书写; 东汉中期,隶书逐渐取代草书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东汉时期,蔡邕所著《笔论》提出:“草书之为体,始于章草。” 三国时期,钟繇创立“章草”法度;魏晋以后,张芝、索靖之法被广泛运用;至唐代,草书的使用更加普遍和成熟,被称为草书发展的黄金时代。 二、定义草书是在中国汉字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字书写字体,它以汉字作为主要载体,书写时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草书一般指草书艺术(包括绘画、书法、诗词、舞蹈等),又称草体文字或正书。 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时代,最早的草书是作为“字”在象形动物中所写的象形文字,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有一定规律和特点的象形文字。 草书一般可分为章草、今草与狂草三种。 狂草一般又称为“草体”、“狂飙”或“飞笔”,是由汉隶演变而来;章草是对隶书的一种变形,它的特点是笔画比较随意,不按规律排列,字与字之间多有空隙。 三、发展草书的产生,始于中国文字由象形文字向表意文字转变的过程。 在书法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草书是最具代表性的书体之一。 在甲骨文中,可以发现一些象形文字,比如:人、鱼、山等; 而在金文中可以发现一些文字符号,这些符号也是用不同方向的线条表示同一内容。所以中国人把甲骨文称为“仓颉造字”; 四、艺术特色草书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单字用笔的连贯性;二是在字与字组连中不失其体势;三是用笔和用墨的轻重对比、强弱结合。 如张旭的《古诗四帖》,用笔轻而轻,墨浓而重,使笔画在书写时形成一个“墨团”(笔肚),使整幅作品产生一种“有势”、“有质”、“有劲”的效果。 又如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笔画间的间隙不大,但却能体现出一种流畅的韵律感。吴嘉善撰文、戴完篆额、张淳书丹《陈侯生祠碑记》碑刻:立于浮山风景名胜区五云岩内。碑为青石质,长方形,纵185厘米,横83厘米,厚16厘米。碑上端两角切削成斜状,下承以梯形碑座。碑额横刻“陈侯生祠碑记”4字,分2行竖排,右起直书,字体篆书,双钩线刻。正文右起竖式,楷书阴刻,23行,满行51字,共1060字。现抄录、释文、句读如下(括号内文字为笔者注,“囗”标识原碑字残损或不存):直隶安庆府桐城县儒学教谕事、举人、晚生吴嘉善撰文。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贵州按察司副使,奉敕整饬都清兵备、分巡新镇。前户、刑二部郎中、治生戴完篆额。赐进士出身、奉政大夫、礼部仪制司员外郎、治生张淳书丹。县治东有浮山,其山中书舍囗囗作人,肇于邑侯陈公也。桐民德于公,即舍后建公生祠成,施[生]可(字子受、名当可、号虛台,以易補邑生員,1535-?)施哲(字子行)张廷中、施丰(字子泰、号守滨,1530-1580,施氏首富,桐城县围城建城墙捐款有功)等环庠门,谓善典文林之后,愿乞一言以记之。善记曰:“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苏子瞻亦曰:“力可以得天下,而不可得匹夫匹妇之心”。善申之曰:“凡祠者,非伺者,匹夫匹妇之心也。匹夫匹妇德上之德无以自效,而假于祠,斯见心哉!斯见心哉!昔者民心召伯至不忍伐其所息之树,而郑民之祠子产,曩桐乡祠朱邑,皆是心也。三代以还,圣贤不作。而士之有志于泽民者,夫岂不欲服民,故以智胜之,然皆费心殚立。招斯世而从勇者,启迪察者,召谌而民背其上也亦多矣。古之所谓德者,举斯心加诸被,因物之所利而与之,因其所厌更之,未尝动颜色、见词气,而民服之。若子弟之慕父兄,岂徒然耶!公(陈于阶)起进士为桐城,以德为心,以心为政,耻言钩钜惠文之事。凡民有讼,不口属吏勾摄,即其中能私直者听。久之,讼者益少。视鳏寡孤独之人有失所者如己致焉。民争出赋,赋视诸邑为最。先邑故无城,公以身劳劝构。不独兴学以维民心,而抑于建城以维民身,此其虑万世计者。居五年,教化大行,未尝要上而上荐之,未尝求民而民与之,真足以洽匹夫匹妇之心。嗟呼,此岂可以言智术得之哉!盖圣贤以来,而以德服人,与心悦诚服之验检,此可见,可谓盛矣!登斯祠者,见桐民之心与桐侯之政,其有所感也夫![图片]公名于阶,字子升、号和斋,【1575年任桐城县令,比遵化陳于阶縣令晚8年!桐城县围城建城墻为公治下所建】曲周世家,学有渊源,通于世物,燕冀多奇伟倜傥之士,公其尤也。其功名事业,方兴未艾,后必有天下颂之、史官书之者。今书在桐城者,以为生祠记云。万历庚辰岁仲吕吉旦记。乡官:张大行章贽施雨(字子時、号龍峰、1512-?)万历癸酉1573年岁贡生,乐平县儒学训导兼署县印吴夔孙朴举人:方大镇吴应宿陈君策汪道亨监生:束带方眷鲍钑方遇春赵光溥张则大生员:施可(字子受、名当可、号虛台,以易補邑庠增廣生員,1535-?)方学渐吴渊吴善养吴一卞罗儒吴 法徐可立徐则达施 哲(字子行)施 明(字子明、号乐畊、本县耆老)吴应宸王廷鹤侯周臣谈嘉言吴善友王坦罗光述齐来朝何如申王赤吴应采王廷举王之玉张懋志王廷囗陶先庚吴执中方大铉王廷鸿刘之膺吴用先姚一选吴文烂张向明吴应寰儒士:吴用周省祭:赵效耆民:施田(字子力、号岩泉)施震(字子长、号怀滨)胡修、施乾(字子健、号小山)张廷中、施丰(字子泰、号守滨,施氏首富,桐城县建城捐款有功)、吴一中王孝陶仞赵仿施益(字子谦、号可山)徐则近胡佺施观(号乐山)施兰赵洁、施巽(字子权、号茗山)高价鲍囗、赵简、施平(字子平,号对峰)胡烛施采汤继颜黄国海汤继逝李宋汤继新方学谏、吴执射、吴一麟、徐希孟、施仲守金鸾、施恭吴尚宾、吴应龙、吴相、施明猷(字守墩)施奇(号逸愚)徐御、施明献(号柳崖)吴应遐、金世宽、陈栻、房童、胡炯、赵海、施明新(字元湖,1554-1603)李果、鲍从善、杨棋、殷囿、余闸、余锦、姜榜、施谊施令闻(号象波1669-1757)鲍从彦、赵法、胡灿、胡佩、施明远(字心泰,1560-1611)吴应獬、刘孟忠、江柯、汪柏、吴洋、赵渊、杨鎡、鲍从周、江都、汤宥、章迁、白谈、吴廷瑞、江沦、占思、钱才愚、施嘉选(字守润)方启鸾、丁世美、施宗徐可畏、李祁、赵秉遂、吴思古、徐可庶、徐可言、汤崇忠、吴思周、施邠(字子洲、号芸野,1534-?)占俨、翟付。壬午1582岁无射月吉旦,彭尚宾、施仲字从字体上来说这个汉字是错别字,一半篆体一半简化谁能打岀这个字惊艳瞬间王传福霸气发言:使用中文按键,是比亚迪的骄傲!"比亚迪"00:17巴适得很![赞][赞][大笑]//@艺武墨点:集字最后一般局限在现有的石鼓文内的文字内容,如果超出部分只能借用大篆字体,但最好接近先秦石鼓文时代的大篆刻石体[作揖][作揖][作揖]//@等闲9:老师,石鼓文也就460多字,集字靠什么原理吗?还是靠其它篆体借用?艺武墨点每日分享:石鼓文集字香港中华书局开明书店赠书《趣说繁简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标识。中国历史的记载依赖汉字的记述。汉字发展中出现字体的变化,由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等等。繁体字与简化字是汉字的两种书写形态,繁体字是一个完整的文字系统,简体字只是对笔画比较多的繁体字进行简化,因此简体字并不能独立作为一个文字系统。在没有电脑之前,简体字书写方便,但是简体字的简化,对于某些汉字来说,牺牲或消失了它的某些语义。对于我们阅读古史、古文化,还是有一些限制的。书名:趣说繁简字作者:顾易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时间:2019年11月篆书偏旁部首归纳总结,小篆字体在远处看呈长方形,每一笔每一画都力求横平竖直。除此之外,小篆还很讲究字的对称,包括字的左边和右边的对称和上边和下边的对称,它非常力求运笔的顺滑流畅。读吴大澂先生篆书《论语》,体验金石古风。《吴大澂篆书论语》一书,是吴大澂先生平生最得意之作。篆书《论语》笔法稳健,字体刚毅平实,格调古典,书法优美,是名家篆书中的典范之作。而《论语》又是我们家喻户晓的一部经典国学著作,一起欣赏吴大澂先生精妙绝伦书法的同时,还可以共学《论语》。汉字字体构成解析,就解错了!虽开始不识音,通过文字构建可理解为:习火者,生火取林木,"大"为楷书写法,篆体为两只手,下半部组合在一起为取木生火;上半部四手一口围观为观习,而不是舆字头;先表意观习引火之人,后引申为该羣体之符号再为姓氏!做学问取其根本解析;如有不妥,见谅!艺述史头条群星榜·10月人气作者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你好,我姓爨”,中国笔画最多的姓氏,见到你叫的出来吗?03:27《篆书技法》经典著作,值得参考。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吴法宪书法作品欣赏,他擅长篆书,字体结构严谨,线条凝厚雄健,富有阳刚之气。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