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安徽日报电子版(安徽日报电子版在线4月2日)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221人已围观
简介【#媒体聚焦#】《人民日报》报道,安徽合肥组织志愿服务助力群众就医——凝聚众力同心抗疫#头条创作挑战赛##合肥头条##合肥都市圈#安徽明光:看丰

安徽日报电子版(安徽日报电子版在线4月2日)
最后更新:2023-07-05 03:17:19
推荐指数:
【#媒体聚焦#】《人民日报》报道,安徽合肥组织志愿服务助力群众就医——凝聚众力同心抗疫#头条创作挑战赛##合肥头条##合肥都市圈#安徽明光:看丰收“莓”景享“莓”好生活作者:王括近日,走进明光市女山湖镇花海草莓采摘园,一颗颗鲜红饱满的草莓散发着淡淡的果香,鲜嫩欲滴。不少游客正提着篮子采摘,并用手机记录下这开心的时刻。“现在正是草莓上市的时节,听说这里的草莓尝起来特别甜,我们就带着孩子一起过来采摘草莓,自己动手采摘比较有体验感,老板也很热情,还可以免费品尝一些,乐趣满满。”游客李小乐说。“2022年草莓上市的时间比2021年略有提前,第一批盛果期在元旦前后,从目前情况看,产量比往年略有提高,亩产在1400斤左右,价格根据草莓品相在每斤20元至35元不等,采摘期可从12月持续至次年3月,草莓总产值预计在15万元左右。”采摘园负责人老杨介绍说。该采摘园一共种植了约4亩草莓,架设了4座70米乘8米的钢结构大棚,主打品种是“红颜奶油”。目前每斤草莓价格约35元,每天鲜果采摘量在30至40斤左右,现已销售了400多斤,收入了2万多元。之所以选址在女山湖花海种植草莓,也是考虑到前来女山湖花海观光旅游的人流量大,方便游客采摘。近年来,女山湖镇围绕产业兴旺和地域优势,着力打造旅游特色小镇,通过建设花海文旅项目综合体,带动了周边村民发展了冬枣、樱桃、冬桃、草莓等特色采摘产业,也为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采摘、亲子娱乐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添砖加瓦,实现了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热点新闻1、中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一号04星27日15时3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新华社)2、河南安阳: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单字最高奖10万27日,河南安阳在甲骨文研究与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称,将分期分批推出未释读的甲骨单字,对于积极参与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最高可奖励10万元。目前甲骨文单字有4500多个,已经释读的有1600余个,大部分甲骨文仍然等待去释读。(央视新闻客户端)3、微念称与李子柒达成和解27日,杭州微念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微念与李子柒在四川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调解下达成和解。2021年10月,短视频博主李子柒所在的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其大股东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及子柒文化监事刘同明告上法庭。(中国新闻网)4、上弦月与明亮木星29日同框据天文科普专家介绍,29日晚(18时34分)天宇将上演木星合月,这是2022年最后一场行星合月。届时只要天气晴好,我国公众可在南方天空欣赏到明亮木星与一轮上弦月近距离竞辉的唯美画面。(新华社)5、4个月后印度将成全球第一人口大国近日,据联合国预测,印度人口数量将在2023年4月中旬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自1947年印度独立后,其人口增长了超十亿,并且预计在未来的40年里还将继续增长。(央视网)囧新闻1、以为靠右走更安全,女子高速上逆行近日,湖北襄阳交警巡查发现一女子推着电动车,在高速公路超车道逆行,路过车辆纷纷避让,十分危险。交警将其引导至应急车道内,原来驾驶员邓某因不认识路,根据手机导航误上高速。邓某称,她以为靠右行驶更安全一些,没想到却是在超车道逆行。交警对邓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将其带离高速。(@湖北高速交警襄州大队、@西部决策)2、儿子翻出妈妈外卖订单后被气哭近日,江苏一位妈妈偷订外卖,被儿子翻出外卖订单,看到订单上都是自己爱吃的魔芋丝、鸡翅和羊肉串,儿子一边穿外套,一边问妈妈为什么吃夜宵不等自己?“你现在吃好吃的都不等我了,就像幼儿园一样......”最后越说越委屈,哭着夺门而出。对此,妈妈表示:忘记他识字了。(@齐鲁晚报)暖新闻1、民警温柔抱起9旬迷路老人近日,安徽滁州民警接到群众报警求助,称有个老太太倒在路边。民警到现场见老人倒在路边且光着双脚,上前将其抱到警车内。据悉,这位老人九十多岁,早上从家里出来后迷路,光着脚走了2公里。民警将老人送回家,并叮嘱其家属要对老人多加看护。(@滁州公安在线)2、母子高烧邻居连续多日投喂26日,山东枣庄一对母子阳性后高烧,生活难以自理,同层邻居孙女士一家四口便每天帮忙送饭拿快递、购买生活物资。孙女士表示,两家孩子年龄相仿,邻居搬来有一年多了,也就渐渐认识了。谁家都有难的时候,邻里之间相互帮助也挺好的,觉得住到一层也是很大的缘分。(齐鲁晚报)国际新闻1、俄全境地区均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27日,俄罗斯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表示,俄罗斯所有地区都发现了甲型H1N1流感病例,但在过去一周俄罗斯的流感和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下降了7%。(央视新闻)2、韩前总统李明博获特赦据韩媒报道,韩国政府27日敲定新年特赦名单,前总统李明博获得特赦。特赦令自28日零时起生效。2020年10月,李明博因贪污受贿等罪名,终审被判有期徒刑17年,罚款13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924万元),追征犯罪所得57.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05万元)。(海外网)3、塞尔维亚总统下令军警进入最高级别战备状态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当地时间26日晚下令,塞尔维亚军队、警察进入最高级别战备状态。据外媒报道,科索沃当局当天禁止塞尔维亚东正教主教进入科索沃,并下令提升战备状态准备进入科索沃北部塞族聚居区。科索沃北部塞族居民10日在当地主要道路设置路障,抗议一名科索沃前塞族警察被逮捕,引发冲突。(央视新闻)【河南省集中开工31项重点水利工程,总投资825亿元】12月以来,河南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河南省最大的灌区——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试通水;前坪水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淮河流域沙颍河支流北汝河安澜增添一道屏障;继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后,国内在建的规模最大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和安徽段月底将共同进行全线试通水……以十大水利工程为代表的重大水利工程,已经或正在创造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加速度”。12月25日,来自省水利厅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我省十大水利工程已开工9项,累计完成投资298.64亿元,占批复总投资340.7亿元的87.65%。今年前11个月,十大水利工程完成投资52.9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3.3%。(河南日报)详情:网页链接中共安徽省委新一届常委班子集体亮相11月1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届省委常委郑栅洁、王清宪、程丽华、张西明、刘海泉、刘惠、虞爱华、张韵声、丁向群、郭强、张红文、汪一光。来源:安徽日报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地名由来:区名来源于花山。50年代中期之前,在今天的车站路与城建路相交处(市建一公司大院内)原有一座小山叫小花山,在小花山的北边(原吉买盛超市)也有一座小山叫老花山(也叫石头山),在老、小花山的西边也就是今天成功中学南门附近有个三四户人家的小村,叫花山口,故人们统称这一地区为花山。2022年8月,花山区被认定为2022年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2022年2月,安徽省住房和城市建设厅公布花山区为2021年度安徽省建筑业10强区。2021年12月,花山区上榜2021中国数字治理百佳县市,位列第89。2021年12月,花山区被认定为2021年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花山区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花山区人口数量为45.1万人,位列马鞍山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位列安徽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6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96位。2020年8月,花山区被认定为2020年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2012年9月,经国务院批复,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下发《关于调整马鞍山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撤销马鞍山市金家庄区和花山区,设立新的花山区。新花山区下辖1个乡镇、8个街道、39个社区、14个行政村,1个社区筹备组,总面积179平方公里,是全市核心主城区、商贸集中区、文教集中区、人居集中区。区划调整以来,花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可喜局面,物质基础更加殷实,经济总量在全市城区保持领先,城市管理、园区载体、文明创建、投融资等体制机制更加优化,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为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内生动力,正奋力打造“四个片区”(秀山片区、濮塘片区、中心城区、沿江片区),全力建设“四个花山”(繁荣花山、活力花山、生态花山、幸福花山),为全面实现“市内城区保第一省内城区争前列”奋斗目标不懈努力。2020年,完成GDP420.32亿元,增幅3.2%;完成财政收入27.5亿元,增幅4.7%;规上工业增加值45.77亿元,增幅5.2%;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58亿元,增幅1.6%.荣获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区,互联-色小镇入围“中国特色小镇50强”。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两山”理论深入贯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五气共治”“五水共治”“五废共治”统筹推进,长江(花山段)岸线新一轮提升工程深入实施,拥江、观江、赏江的城市生态客厅成为市民首选打卡地。民生福祉全面增进。投入民生资金2.69亿元,各类民生项目深入实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老旧小区、棚户区、农贸市场改造及安置房项目按期建设,部分房地产领域-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花山区将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推进发展第一要务、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财政收入与生产总值基本同步增长。到2021年,生产总值力争突破500亿元,财政收入力争达到28亿元,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确保全市城区第一、在全省城区排位前移;转型升级取得重要突破,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管理有序、生态文明的新城区形象进一步彰显;人民生活得到普遍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居全市载体前列,总体经济实力位列全省第一方阵。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在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财政收入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五年来累计财政收入达117.49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至234.53亿元,占全市比重保持在30%以上。位列全省制造业增速10快区榜首,荣获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服务业比重达69.08%,年均增长7个百分点。现代商业和核心商圈提档升级,金鹰天地、“创客+”文创园等一批牵动性强的项目建成运营。马鞍山软件园加快发展,2019年获批“省级特色互联网小镇”,2020年跻身“中国特色小镇50强”。濮塘休闲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花山区先后荣获“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区”、“安徽省文明城区”、“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安徽省平安区”、“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区”等多项荣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安徽日报》、省广播电台、省电视台、中安在线、《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频频聚焦花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特色工作,魅力新花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得到提升。安徽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隆重开幕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讯1月16日上午9时,安徽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安徽大剧院隆重开幕。据介绍,开幕会共有四项议程。审议通过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议程。听取安徽省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安徽省政协常务委员会关于十二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一年来,一系列提案建议已经转化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政策措施,助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最后,5位委员在大会上进行大会发言。安徽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唐良智当选省政协主席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讯1月19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安徽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安徽大剧院胜利闭幕。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郑栅洁在闭幕会上讲话。会议选举唐良智为十二届省政协主席;选举孙云飞为十二届省政协副主席;选举丁百静、牛弩韬、方颖、刘育红、杨传友、张天培、张海阁、陆晓华、陈晓燕、范立新、罗建国、洪爱敏、徐君、徐建等14人为十二届省政协常务委员。大会通过了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决议、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关于十二届五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合肥再添两个国家湿地公园#】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2022年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结果的通知》,公布了全国61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级验收。安徽庐阳董铺国家湿地公园、安徽肥东管湾国家湿地公园名列其中,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合肥再添两处“国字号”美景。(合肥晚报)刚收到《安徽日报》转的稿费440元,得瑟一哈[偷笑][玫瑰][作揖]应该是《大通古槐》《羊山矶》《大通年俗》《大通水文站》共四篇的稿费[笑哭][玫瑰][作揖]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