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宅宅乐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218人已围观

简介我最不喜欢的饮食是“川菜”此话一出,当然是太得罪人了。但也是我的真实感受:国内各地饮食风味中,我内心最排斥的,其实就是川菜。巴蜀一地,素以美食天

宅宅乐

最后更新:2023-07-05 03:27:23

推荐指数

我最不喜欢的饮食是“川菜”此话一出,当然是太得罪人了。但也是我的真实感受:国内各地饮食风味中,我内心最排斥的,其实就是川菜。巴蜀一地,素以美食天堂著称,连北宋开封时都有川菜馆了,我当然不敢质疑。可我迄今到过成都不下20回,吃过的饭有几百顿,却没有一餐是满意的,更别说唇齿留香那种佳味了。当然,也可说我缘浅福薄,接触不到真正的四川美食,因我所觅的,几乎没有“上档次”的大馆子,无非普通商场,亦或街头小摊罢了。可是,普通大众吃的,不就是这些吗?况且,那几位好心的友人,每回带我去的,据说都是本地较有名的“苍蝇馆子”了。坦诚说,至今每事至成都,都有点发憷。锦城美食千千万,可让我油然思之的,多年来只有两处:一家,是文殊院牌坊附近的“(广东)隆江猪脚饭”,做法是真地道,暌违此味久矣,16块钱就大快朵颐,乐甚;另一地,在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那里的煎包,有令人倾倒之能。黄昏时分,坐湖边小竹椅,欸欸乃乃声中,泡得一盅青绿龙井,配着煎包沾醋一口口啖尽,非止能够食饱,也是借此“谙”得四川文化也。但即便如此,依然不能说是美食,外乡人饱腹而已。不瞒各位,每回入川,路口黄焖鸡,是寒酸如鄙人最常光顾的。可即便是这玩意,不知怎地,似乎都不如武汉的适口。可以说,成都什么都好,所见皆为风景,唯独饮食这一道,让我意有未惬。检讨原因,当然不是川菜浪得虚名,只能说不适合我的口味。甚至可以讲,应该不宜绝大多数广东人的脾胃。这里面,最狠的拦路虎,就是辣。每一道川菜,几乎都辣,到街头吃碗面吧,还是红彤彤的辣,杀气腾腾的辣烟,让人心凉又痉挛。湖南、江西也辣,我长居的湖北也有辣,但也没像川菜那般,不仅是一堆辣椒,还有麻椒,还加花椒,还很油腻,上来就是一盆盆、一锅锅的油。我绝少吃完一半的,而且每餐得花很多时间挑出辣椒、花椒,不然一口咬下去,那感受只能用饮泣吞声形容。我理解的川菜,无论鸡鸭鱼肉,还是萝卜青菜,都是一种味道,麻辣的味道。有人说,也有很寡淡的做法,但去辣、去麻、去油,还是川菜吗?  我有好些朋友,痴迷成都美食,说是又辣、又麻、又香、又有味,一谈起都口角流涎。但对不吃辣的多数广东佬来说,川菜委实接受无能吧,只是很少人敢说。川菜与粤系,几乎是对立冲突的,前者唯恐不“重口味”,毛肚火锅、辣子鸡、夫妻肺片、水煮肉片、香辣虾、泡椒凤爪、麻婆豆腐、灯影牛肉,无一不辣口,而后者第一要素就是讲究原汁原味,避之若浼情理之中。要知道,上年纪的广东人是滴辣不沾的。放早20年,外地人罕至时,潮汕菜市场连青椒都买不到,别说吃辣吃麻重油水了。比如我爹那种“正宗广东人”,连微辣乌江榨菜不慎入口,都要火光直冒的,对着川菜,只能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了。这么强调,当然不是指菜系有优劣——菜系没有好坏仅有合不合适,只是愈发感叹两点:一,中国菜的口味可以差异如此之大,南北的,东西的,各地“美食”能够完全背道而驰,优优大哉!二,人类与生俱来的味蕾记忆,只怕是这个世界最顽固的东西,是贾宝玉身上那块玉,是最无法割舍的牵连。比如我生在广东,此生竟然就与辣无缘了,尽管我住在湖北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家乡了。最高级的美食之乐,其实是唤醒乡情记忆,让哀与乐都常川有备,一触即发?显然,味道的寡淡,所联系着的,是各地方民风,而非高下美丑。要说广东人不谐川菜,其实似乎更多人吃不惯粤菜。前年,有次坐火车,邻桌是一位北京大叔。闲谈中,当他得知我来自广东时,忍不住开腔了,几乎是义愤填膺状,“你们广东菜都什么啊,只有一个味道,就是黑漆漆的酱油味”!此话,令我闻之愕然,继而有悟,心有不甘又连连点头。是呀,广东人吃什么都要沾酱油,终朝只恨聚无多,惟有生抽忘不了!对于我等岭南蛮来说,席上来一小碟顶好的酱油,确实比什么都重要。你说,咱有啥资格说人家川菜辣呢?#13万年前人类如何在青藏高原生活?#近日,正在评选2021年度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最热门的候选名单之一就是青藏高原上的“皮洛遗址”。因为环境独特,自1850年之后,中外人士都纷纷前往考察调查,但结果都比较零散与局限,高原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科学空白状态,此番发现是有填补性的。 这桩遗址发现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说:根据此番考古,可以明确判定,距今至少13万年前,在如今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一带,那个平均海拔超过3750米的“世界屋脊”之地,已经有大量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着。因为目前采集到的物件,单单典型石制品就有3000余件。13万年前,如此规模,这是什么概念?1983年,我们科考人员在甘孜一带发现4枚人类化石和一批人工石制品,那时的结论也只是说1万多年前有人类在横断山脉生存。 我们知道,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一个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那里地势高峻,物产寡薄,气候干燥寒冷,大气中含氧量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人性必然趋利避害为主导,按理说不是早期人类会主动选择的舒适区。尤其是在那个人类文明的曙光还没照进高原,连基本食物、衣物都极端匮乏的时代,在环境如此恶劣的地方,我们的先民是如何存活下来的?他们为啥非得跑到哪里去定居?按现在的常理,在文明程度足够高之前,是难以理解的“逆天之举”。 作为一名“文科傻”,胡乱猜测的原因之一,大概就是说13万年前的青藏高原完全不是后来那个样子。换句话说,我们后来看到的“环境恶劣”,那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远古时代那里有无可能还是最容易生存的地带之一呢?地理学常识,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升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印度一欧亚板块碰撞才导致高原隆升的。而且,迄今所知,青藏高原区共有陆栖脊椎动物1047种,其中哺乳纲206种、鸟纲678种;植物区系高等植物种数超过12000种,一点都不“贫瘠”、“恶劣”。 假设气候还没变得那么寒冷,围猎又很容易,青藏高原或许还是先民们乐逍遥之地?当然,这些都是我很无知的猜测罢了!

很赞哦! (0)

文章评论

来说两句吧...

验证码: